撰文∕柯延婷

    名人簡介:

李光輝,英國雪菲爾大學精神科博士,台北市醫師公會代表,中心診所減壓門診約診醫師。活躍於醫界與媒體的心理、精神專科權威,其著作「精神科問診手冊」,是國內第一本針對精神科專科醫師問診與護理人員使用的暢銷書籍。

 

聊起買屋,李光輝博士抱持的是比較樂觀、開放的態度,他認為只要經濟許可、選點正確,不會成為屋奴,人人都可以在任何時機、年齡買房子。買屋與租屋,在李光輝的觀點裡未必有絕對的好壞,他認為只是一種「對掌控慾的接受程度」他認為,人之所以會渴望一個家、有間房子,必然是因為安全感,而滿足安全感的條件,就是事情可以得到掌控――不管是物件種類的選擇、或者室內怎麼布置,總之,這一切能被屋主所掌握,都帶來了「成家」的成就感。

 

買房子 是個人生活經驗的展現

對於有些人喜歡住套房、有些人認為透天厝才像家;有的人非市中心不住,有的人只想住離老家兩條街的地方。這些對房子的渴望,李光輝表示都建立在個人成長經驗上,也許是因為某類型的房子讓他有歸屬感,例如出身國宅的人日後買屋可能會多參考國宅;或者滿足過往沒有的需求,像從小全家人只住一間套房的人,長大後可能會想買有許多房間的透天厝,這一切說穿了,都是人透過買房子這件事,在滿足對「家」的想像與期待。


 

購屋前注意 五大要點必檢視

李光輝表示,買房子前一定要思考以下五件事,才能買得開心又住得開心:

一、買屋不能衝動行事,一看再看才精準

李光輝說,買房子千萬要沉得住氣,耐心多看幾遍,不要怕有人競爭就急著出手。一般人會分白天、夜晚去看屋,李光輝認為最好颱風、大雨天也能去看一看,這樣才知道屋內會不會過潮,是否有漏水。

二、不要妄想找到理想中的家

很多人對「擁有一個家」懷抱過於浪漫的想像,但李光輝表示,就跟世界上不存在完美另一半的道理一樣,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住宅――除非買地自己蓋;但是仍有可能成品與理想有落差。因此,放棄不切實際的期待,改從務實條件著手,是買對房子的必備觀念。

三、不要透過買屋滿足成就感

李光輝表示,有些人會用炫耀資產的方式來滿足自我成就感,但這並不是好事;因為高價的房子是追求不完的,永遠都會有超越帝寶的頂級建案推出,越追求可能只會越空虛。一般人也是如此,不一定要追求某些地段與物件,還是應該從個人需求去考量。

四、不做不必要的投資

買屋是大筆金額的投資,而且變現不容易,因此,在時局多變的當下,擁有適量(自住)的房子是應該的,但是過於汲汲營營想靠投資房地產獲利,可能帶來的精神壓力與風險(萬一工作產生變動而付不起房貸)會更大。另外,追求門牌的身價也是沒有意義的事情,適合自己的房子才是好房子。

五、打破城鄉價值觀的框架

雖然地產名嘴、投資專家都一再強調市中心的房子值得買,但是未必住得遠一點就不好,只要生活機能可以滿足,住得近山近海可能會讓你花更少的錢帶來更多生活品質的滿足。舉例來說,台北近郊如淡水或北投的房價比市中心便宜,但是,在國外近山與海的房子因為有美好的景緻反而更是高價,所以買不起大安、信義區的房子先別氣餒,不妨換個角度思考。

 

 

    名人小叮嚀:

生活機能絕對是購屋的重要參考條件。舉個有趣的例子,住北投靠山的地段或許讓人覺得很不方便,但是北投一直以來有相當完善的「機車派遣宅配系統」,過去載小姐、送水果盤的機車行,隨著時代改變成了北投人代採買、繳費、送餐的專屬私人快遞,其實補足了想住北投山邊的人對生活機能上的需求。

 

★本文同步收錄於2010 yahoo【寶屋鑑定團】專題與同名著作;實體出版品由三采文化發行,20114月上市。 寶屋   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貓娜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